DKL帝國:I. Deckel(DKL)鏡頭及其系統簡介-Interchangeable Lenses of Deckel's Synchro-Compur Mount


建議使用 Edge或 Firefox 瀏覽器觀看


I. 前言

       在寫下這系列文章前,我想我寫DKL帝國是抱持著這樣的心情。
       老鏡玩得是一種味道、一段歷史和一段故事,絕對不要期待這些在當時受到物理限制的光學作品被數值化後可以有超越現代鏡頭的成績,當然,也可以反過來想,當時這些老鏡是贏了現代鏡頭在甚麼地方。在臺灣,老鏡市場也是相當活躍的,其實並不比中國和香港差,但是臺灣的玩家卻鮮少願意出來對整套系統作出系列性和介紹性質的文章,大多都是以一台相機、一顆鏡頭...這種「點」的擴散性質,寬廣度稍嫌不足。
       2012年初接觸底片和手動鏡以來,對於這些相機鏡頭的歷史是越來越著迷,在偶然的機會下接觸到了DKL鏡頭。這系列的鏡頭因為在轉接和使用上相較於其他系統的鏡頭便利性較低而鏡頭規格受限於口徑大小所以也相對弱勢了些。非稀有的DKL鏡頭在價格上相對來說也較為便宜些,但因為成像素質優異且鏡身做工精巧,對於想要使用西德(West Germany)鏡頭並且願意克服轉接環價格昂貴的人,DKL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當時在寫第一版DKL帝國前,M42接環的鏡頭價格居高不下且持續走高,本身在數位方面又是使用NikonF接環(F-Mount)系統,基本上能夠在不改鏡的情況下轉接到Nikon機身的只有LeicaR接環鏡頭和DKL鏡頭。看著M42接環鏡頭的歷史行情,以及當時Yahoo和露天拍賣上許多賣家在寫老鏡的歷史和描述都誇大其辭並且持續引用對岸言詞強烈的敘述方式,誇大其辭、抬高售價,將一些平凡無奇的鏡頭卻寫得婉轉動聽,而這種令我感到憤恨的行為也是我開始想要寫下「DKL帝國」的動力之一。
       在資金有限和攝影的觀念改變下,只好將入手的DKL鏡頭全部賣掉,並且以一顆換一顆的方式,賣掉一顆才能買到下一顆,期間賺錢並不是為了炒作或是想要拉抬行情,DKL帝國當然也不是為了讓我賣鏡頭而寫,單純只是一個收藏的喜好。
       對於自己當初寫第一版時比較悔恨的是,內容實在貽笑大方,當時在有限的資料下得自行找出和思索出其中的事情,當然這也不乏玩味,但也想必讓許多行家們笑話了;在開始寫第二篇,也就是這篇時,翻閱了許多資料也加上自己的經驗,相信和第一篇相比會是一個進步和突破。自己在DKL鏡頭和M42以及各家鏡頭中摸索了一年多,互相比較、觀察以及翻閱資料和思索,在2013年末就打算重新寫一篇「DKL帝國」,補齊其中不足也將錯誤改正並將文筆重新潤飾。
       最後,感謝在玩鏡頭上遇到的許多朋友幫忙,如果沒有他們,我勢必是不會了解箇中道理,也碰不到一些價格較高的鏡頭能夠寫下紀錄,感謝再感謝。

II. DKL簡介

       DKL指得是交換式鏡頭機身使用Deckel(or Compur)工廠製作的Synchro-Compur接環和鏡頭。

       介紹DKL前,勢必得先介紹些葉片快門的故事,畢竟DKL這名稱是從一位工程師之-Friedrich Deckel的姓氏,取其中的音節而來-Deckel;另外提到DKL鏡頭和機身,勢必也得提到在機身和鏡身上偌大的Compur,以及Compur名稱和出生真正的推手-Christian Bruns
       最早期相機並不像現代使用焦平面快門(Focal-plane Shutter)的結構,而是使用一片板子來控制光通過鏡片或是孔隙量的縫隙快門(Slit Shutter),後來開始有了使用兩片半圓形板子或是不同形狀金屬片的快門機構,稱作葉片快門(Leaf Shutter),但在這一時期,快門的速度並不如近代和現代是可以輕鬆調整的,快門得透過攝影師控制手上的氣球(Bulb)來控制快門開關。這時期使用的是濕板攝影(Wet Plate Photography),顯影時間的精準度並沒有強烈的要求。
       在談論葉片快門結構,德國大廠-Steinheil München絕對是功不可沒。1881年,在慕尼黑(München)Steinheil工廠有了新的葉片快門技術,利用兩片相反作動的半圓形裝置開合增進了需要較精準快門控制的乾板攝影(Dry Plate Photography)1888年,Steinheil的工程師Carl Pritschow設計了新的葉片快門裝置,葉片快門系統開始可以調整速度;1889年,Steinheil的工程師Christian Bruns製作帶有四片葉片且能夠控制快門速度的快門機構,並持續延伸這概念,在1902年作出Universal Automatic Shutter Model C,快門從11/200秒。
       在此之前,曾於Carl ZeissSteinheil München工作過的工程師-Friedrich Deckel,在1898年離開了Steinheil自行開了間公司-Friedrich Deckel AG,後來Christian Bruns也離開了Steinheil並在1903年加入了Friedrich的公司。在兩個人的努力下,1905年,Compound Shutter誕生了,使用氣壓調節的快門機構持續被使用了長達65年;Compound Shutter發表後沒多久,Christian Bruns卻離開了Friedrich Deckel AG,雖然離開但他並未離開製作快門這塊領域,在他的努力下,1910年他介紹了改變過的快門機構,將長期使用氣壓控制速度的快門變成了使用大小齒輪轉速差異和槓桿距離造成的齒輪轉動速度變異做出了新的Compound快門,這個機構專利很快的就受到Carl Zeiss集團青睞並買了下來,而其實Carl Zeiss集團早就持有了許多Deckel公司的股份,所以最終Christian Bruns設計的快門製作仍交付給了Deckel公司。
       Compur快門這名稱,是來自於「Compound」這快門機構名稱和德文的發條時鐘這名詞-「Uhrwerk」,如前所述,這設計實際上是來自於Christian Bruns的設計,但是大家早已經將生產Compound快門的Deckel公司和Compur快門畫上了等號。二戰過後,閃燈和快門開始有了同步的需求,能夠進行閃燈同步的Compur快門前面就加上了Synchro,變成了Synchro-Compur(1951)。而Deckel公司也因為Compur系列快門的大量使用、名氣較高,在1961年將公司名稱更改成Compur-Werk GmbH
       採用Compur快門系統的機身相當廣泛甚至Synchro-Compur也有相當多機種,而葉片快門也成為了德系相機主要採用的系統之一。在Compur快門系統下,可更換整顆鏡頭且對焦機構在鏡頭上的這類新型接環則被稱為DKL,其中DKL鏡頭又可分為兩大類型:

1.   機身僅有調整快門的快門環,光圈環則是在鏡頭上,機身上的測光系統以及快門並不會和光圈聯動,而這類相機出現時間較早,第一個也是主導者的廠商為VoigtländerVitessa T型號,而Braun Super Colorette II/IIb其接環和鏡頭也可和Vitessa T互用;為了和後續光圈環不在鏡頭上的DKL鏡頭做區別,這類型的鏡頭和接環俗稱為Vitessa T接環、鏡頭。在一般認知下,這類型的接環並不被歸類在DKL,但實際上此類型鏡頭和機身確實是DKL系統之一。為求使用和表達上能夠順暢,固在文章中將這較早出現的DKL機身或鏡頭稱為「第一型」DKL
2.   機身可調整光圈和快門,鏡頭不具備光圈環,而機身上的測光錶、快門和光圈能進行聯動,出現時間較晚但持續時間、種類較第一型久、也較多。一般只將此類鏡頭和機身視為DKL,但如前所提,DKL接環不僅止一種,所以為了區隔和第一型在結構上不同的機身和鏡頭,也為了方便名稱使用,這類稱為「第二型」DKL

       DKL接環機身的黃金時期大抵為1956年到1969,而採用電子技術的KodakInstamatic ReflexRetina IV 051/N又將DKL的出現延續到了1983年。DKL興盛期間卻有相當多不可忽略的競爭者,例如大宗的M42接環、IhageeExakta接環、後來的Rollei QBM接環等...各家廠牌和接環類型,但這些都僅為德系廠商,還不包含之後的日本廠商,例如NikonMinoltaPentaxCanon...等各種接環和各式各樣的競爭者。這些廠商主要使用的是焦平面快門,其接環口徑不若葉片快門有所限制,在製造大光圈鏡頭或是在鏡頭體積上都較使用葉片快門的DKL方便許多;無論是技術成本、製造成本和維修成本也都勝過DKL使用的葉片快門系統;另外,焦平面快門速度不僅隨著技術進步而持續提升,其提升的成本也低於葉片快門。
       DKL機身和鏡頭,不僅在葉片快門機構上造價較昂貴,且機身用料和鏡頭成本也較高,導致當時售價也高於其他競爭者許多。在當代,德國二戰期間工廠設備大量遭受破壞且人員變動劇烈,再加上東西德的分裂等的政治環境因素所影響的商業行為,或許也有部分原因是在於其民族性,德國廠商在行銷上並沒有體悟到如何經營;相反的,日本則因為戰爭時受到的毀損較小且也沒有歷經東西德的分裂,甚至受到戰後美國大量援助,經濟起飛迅速、電子系統興起,日本反而變成日後主導相機和鏡頭商業市場的國家持續到今日。DKL機身和鏡頭不僅反映葉片快門在135片幅上的興衰,同樣也經歷了光學霸權的轉移。



III. DKL機身及廠商簡介

       DKL廠商大宗者為Kodak AGRetina S系統以及當初的領導者Voigtländer,在其它廠商方面,雖然在DKL系統中並不起眼且參與又少,但許多廠商卻也在DKL系統上有著耀眼的成就,甚至是135片幅相機上的成就。
       以下將依照A-Z字母排列,並依序介紹曾參與過DKL機身的廠商(製作、貼牌)


Balda
       Balda-werk Max Baldeweg成立於著名的機身製造地-德勒斯登(Dresdon),當時主要的業務就是以機身生產為主,並且也進行貼牌代工,其使用的鏡頭則來自於不同的光學廠商例如Ludwig, Meyer, Carl Zeiss, Schneider-Kreuznach...
       二戰結束後、蘇聯接管德勒斯登,東西德分裂也將Balda撕裂如Carl Zeiss般的東西德兩家。成立者Max Baldeweg順利的逃到了西德並且成立Balda-Werk Bünde,當然,Balda同樣也無法避免如同Carl Zeiss在名稱使用上的訴訟。而經過法院地宣判,西德的Balda可以保有Balda的使用權,之後Max Baldeweg也將公司改名為Balda Kamera-Werk;東德的Balda依據判決是不具有這名稱的使用權,所以必須改名而成為Belca,隨後Belca就被東德政府列入VEB Kamera-Werke Niedersedlitz體系而結束Balda在東德的歷史。
       在DKL機身上,Balda的投入相當的少,僅有一臺Baldamatic III,而且也不具有特殊的性能或是規格。但Balda比較特別的是他使用的Schneider-Kreuznach鏡頭的外觀樣式卻是和其他使用Schneider-Kreuznach的廠商大相逕庭,搭配的鏡頭也和Baldamatic III一樣,沒有堅硬的線條,全都為圓邊設計。
      


Braun
       Karl Braun Camerawerk以工業光學產品、雙筒望遠鏡等產品的身分在1915年成立於紐倫堡 (Nürnberg) 。二戰過後,公司名稱從Karl Braun KG改變成為Carl Braun Camera -Werk  Nürnberg Braun開始踏入消費性光學領域(相機和投影機)。
       Braun也是少數橫跨第一型和第二型DKL接環的生產廠商,不僅有Super Colorette II/IIb這類第一型DKL機身,Braun也有生產Tower Reflex 33&34,以及Paxette Reflex Automatic等第二型DKL機身。
       提供給Braun鏡頭的廠商也相當的多元,Steinheil, Rodenstock, Schneider-Kreuznach, Enna-München都沒缺席,相較於其它投入DKL中的其它廠商,BraunDKL中算是有一席之地。

p.s. Braun Camera-Werk後來又改名為BRAUN PHOTO Technik GmbH,目前仍有販售數位相機、週邊產品、雙筒望遠鏡、濾鏡、平板、數位相框等產品。

p.s. 另外還有一間Braun,其為Braun AG,由Max Braun於1921年成立於Frankurt fur Mein,公司產品主要為無線電半成品為主;在1934年,Braun AG就使用了現在常看到的德國百靈牌的商標。在約莫1960~80年代,Braun AG也曾委託日本公司代工M42以及給Pentax K接環的鏡頭,以及生產例如Super 8和幻燈片機等產品,但主要仍為電器商品。最重要的是,Braun AG和文中主角Carl Braun Werk兩家除了在幻燈片機這條產品線上有重疊,其他完全不同,且兩家所使用的商標也大不同。隨著家電廠Braun AG被Gillete收購後,Gillete也將停止了家電廠Braun AG的影像產品部門並賣給了BOSCH。要區別兩家Braun的產品可以從商標區別,以免混淆。


Wirgin
       1920年成立於威斯巴登(Wiesbaden),是相當年輕的一間廠商,成立Wirgin的是四位兄弟-Wolf Wirgin, Joseph Wirgin, Heinrich WirginMax Wirgin。在二戰爆發前,納粹政府開始迫害猶太人,而Wirgin的四位兄弟則都是波蘭來的猶太人,於是他們透過瑞士邊界逃離了納粹德國,其中HeinrichMax來到了美國。在德國威斯巴登的工廠受到納粹政府充公,隨後交由Dr. C. Schleussner接管,後來改名為Adox-原本為Wirgin生產的相機名稱。
       二戰爆發,威斯巴登的工廠受戰火波及被摧毀。在德國投降後,Heinrich回到了威斯巴登,看著滿目瘡痍德國他卻沒有因此感到悔恨或是失意,反而重新取得原本交給Dr. C. SchleussnerAdox工廠和原本屬於Wirgin的機具,隨後出產了Edinex但後來更改系列名稱為Edina。但這個名稱卻受到了Kodak AG的抗議,抗議EdinaKodak著名的Retina名稱太過相似,HeinrichEdina改成Edixa
       1950年,一名戰前在Telefunken(德國家電廠)工作的工程師Heinz Waaske加入了Wirgin,並帶給Wirgin第一臺M42相機-Komet,但後來Komet又再次受到名稱使用的訴訟官司而只好將名稱改為Edixa Reflex
       1960年的PhotokinaHeinz WaaskeWirgin公司帶來了在135相機上也是相機史上的鉅作-Edixa ElectronicaEdixa Electronica不僅在當時單眼中有著獨一無二的造型設計,而如同Electronica這詞所表示,這臺機身是需要電池的,而電池是給她擁有判斷光圈值的能力:使用者透過機身上的快門轉盤決定快門速度,而機身會幫忙選定光圈值,但如果光圈值並不能讓曝光值正常的話,機身就會幫使用者重新選擇快門速度。在DKL機身中,如果要選擇最令人激賞的機身和最耀眼的機身絕對就是WirginEdixa Electronica了。
       高處不勝寒,Edixa ElectronicaPhotokina一炮而響卻帶來了忌妒和仇視,也上演了兄弟鬩牆的戲碼。在美國幫忙代理Wirgin機身並且也有代理其他家產品的Max Wirgin跑來告誡Heinrich Wirgin,叫他必須把Edixa Electronica拿掉,而其他參展廠商同樣也施予Heinrich諾大的壓力,因為這臺相機讓其它打著新科技名號的相機毫無光輝。幾經折騰下,Max說服了Heinrich,讓這臺劃世代的相機進入沉睡期直到1962年才正式出產,但在這段期間,其他廠牌相機卻早已搶先佔有相機市場而Edixa Electronica又因為造價過高而讓成功變成了失敗,於1962-1965年間僅僅生產了4000臺。

p.s. 後來Wirgin的工程師Heinz Waaske又設計了幾款小型相機,而他也呈現給Heinrich另一項小型135輕便的相機設計圖和模型,但是Heinrich受到Edixa Electronica事件的失敗刺激後,他拒絕了Heinz給予的提案。Heinz另外也將這提案交給Leitz Wetzler卻也受到了拒絕,但後來Franke & Heidecke(Rollei)卻接受了這提案,而也讓Heinz製造了這部相機-Rollei 35Wirgin則在1968年改名為Edixa GmbH,並持續的製造和改造Edixa Reflex,成為少數在德國廠商中使用焦平面快門的單反相機,但卻仍然無法交出亮麗的成績甚至還發生機械問題等失誤,1972年,Edixa GmbH倒閉。


Graflex
       前身為Folmer & Schwing Mfg. Co.,成立於1887年,由William F. FolmerWilliam E. Schwing所成立,為一家在坐落在紐約專門生產氣燈和腳踏車的工廠。當氣燈逐漸被電燈取代,Folmer & Schwing Mfg. Co.則開始將工廠重心放在相機上。在1890年組成公司並上市,改名為Folmer & Schwing Manufacturing Co.1907年,公司因為經營問題而被Eastman Kodak公司買下變成Eastman Kodak的其中一個部門。但在1926年,根據Sherman反托拉斯法的判決,Eastman Kodak必須出售當初併購的部門,但即使要出售卻沒有買主願意購買這部門,而部門只好重組並改名為Folmer Graflex Co.
       1945年,Folmer-Graflex Co.正式更改名稱為Graflex Inc.隨後在1956年被General Precision Equipement有限公司購買而變成旗下部門,之後GPE也在1958年被勝家(Singer)購買,而勝家公司則在1972年打散了Graflex變成Singer Educational Systems部門,並在1982年將其賣給了Telex CommunicationsGraflex Inc.為專門製作大型相機的公司,其小型例如135片幅的相機不僅數量和種類相比下較少,而Graflex Graphic 35 Electric就是用Iloca這家專門做旁軸相機的公司所作的Iloca Electric貼牌而成。


Iloca
       原本名稱為Ilca Kamera-Werk,創始者為W. Jlling,工廠位置則是在漢堡(Hamburg),本身為一間相機製造工廠,但其確切的歷史並沒有足夠的資料能夠寫出確切的描述,僅知道當時W. Jlling這名稱都曾出現在JlocaIloca這兩個不同牌子的相機上,而Jlitar這代號也都有出現在JlocaIloca這兩個不同的機身上,到底彼此之間關係如何,實在難以區分。甚至為了這件事情還翻了德文草寫確認到底是Jlca還是Ilca、用德文的發音和可能在書寫來猜想可能在傳達間造成的錯誤以及查Jlling這個姓氏的資料,但網路上許多的圖片證明了-兩者都存在過。
       Ilca Kamera-Werk1950年由Wilhelm Witt買下,並依照Ilca出的Iloca相機名稱將公司改名為Iloca kamera-Werk。而Wilhelm相當具備商業頭腦,秉持著壓低成本的商業和製作模式-以量制價、生產線和垂直整合,將Iloca推向高峰。
       Wilhelm將產品線分為兩條,一條是以Iloca名稱進行銷售,主要是在歐洲區域;第二條則是最重要的銷售線,透過Sears, Graflex(Singer)Argus...這些商行或是和相機廠商合作,擴大市場增加需求進而提高產量。另外,Iloca不僅是透過以量制價的行銷方法而成功,Wilhelm更大量的將資金放在研發和引進新的產品線建造技術並且將相機製作的工序從原料、鑄模到組裝等...全都集中在工廠中能夠一手掌握其品質、價格和產量,避免第三供應商帶來的問題,但Iloca卻仍然面臨了失敗。
       行銷的觀念是正確但是方向上卻將公司重新投入在立體相機(Stereo Camera)生產上,但立體相機卻逐漸不受市場歡迎而脫離主流,導致Iloca在主要源頭失利;另外,投入資本在產品線改善和相機技術的資金過高而導致公司經濟反而日漸拮据面臨倒閉的命運。但在最後一刻,Iloca也賭上了他的最後一次-Iloca Electric,這臺使用電動馬達捲片的相機是Iloca採用新技術的結晶,也是世界上第一臺電動捲片的相機,這次的賭注也因為成本過大而宣判Iloca的死刑。Iloca Electric技術成本過高且重量過重,Iloca採用造價和維修都相當昂貴的Synchro-Compur快門組,又為此和Schneider-Kreuznach, Rodenstock, Steinheil等公司簽下鏡頭合作案,一再再的打破Iloca原本以最簡單的方式製作最簡單製造的相機原則。雖然透過Graflex在美國銷售,卻仍因價格問題導致銷量不佳而宣告失敗。這是Iloca的豪賭,最大的一次也是最致命的一次,失敗後的Iloca發表Electric的第二年被AGFA給買下。


Kodak AG
       生產DKLKodak並非是美國的Kodak,而是Kodak在德國買下Contessa-Nettel AGKodak AGContessa-Nettel AG是由Contessa CamerawerkeNettel Caerawerk這兩家公司在1919年合併而成,後來在1926ICA合作並且被併入Zeiss Ikon內這大體系內。Contessa Camerawerke這家公司的創辦人-Dr. August Nagel,在公司被併入Zeiss-Ikon前先行離開了當初創業的公司,並且成立了專門製作小片幅相機公司-Nagel Camerwerks。而這間公司後來於1931年被Kodak買下,1932Kodak AG成立。
       當然,August Nagel也變成了Kodak AG中的精神支柱,主導了Retina系列的研發和設計。1934年,Kodak Retina Type 117發表,並且使用了"一次性底片盒(DLC, Daylight Loading Catridge)",這項專利日後也變成Kodak在底片上的專利,因為標準化後易於製造和使用,各家廠商紛紛引進,而隨著時間的演變,就變成了我們所熟知的135底片。
       Kodak Retina CS系列相機是Kodak在當代可以「更換焦段」的相機代表,其中,DKL相機又是第一臺具備測光系統且可以更換鏡頭的機身(Kodak Retina IIIS)。而說可換焦段是因為在可以更換鏡頭的DKL前,KodakRetina C系列是透過更換鏡頭前方鏡片達成某種程度上「換鏡頭」:
  • Retina IIC/c (Typ 020, 029)(1954-58, 1958-59)
  • Retina IIIC/c (Typ 021, 021/I, 028, 028/N)(1954-57, 1957, 1958-61, 1977)
  • Retina Reflex (Typ 025)(1957-59)
       C系列後,隨之而來的就是Kodak第一臺DKL接環機身-Retina IIIS,而這也是為何KodakDKL鏡頭會被稱作是Retina S系列的原因,另外,Retina IIIS同時也是Kodak DKL系統中唯一的一臺旁軸相機(Rangefinder Camera)
       當代,相機類型的主流是從RF相機轉往SLR相機發展,而Kodak在推出Retina IIIS並獲得市場熱烈回應後,Kodak隨後也作出了Retina Reflex的兄弟機Retina Reflex S,往後KodakDKL相機也都以SLR的樣貌呈現。而在Kodak RetinaSLR機型中,Retina Reflex是第1臺、Retina Reflex S則是第2SLR,繼任這兩者後推出的下一臺SLR就是Kodak Retina III了,而最後一臺則是Kodak Retina IV了。當然,DKL相機和鏡頭並沒有在Kodak的產品中就此打住,為了市場需求將機身小型化並引進電子系統,更新了Compur快門變成Compur electronic(閃光燈並非使用熱靴,故非Synchro-Compur)並和當時Kodak推廣的126片幅底片盒作連結,而列入了Instamatic系列,帶來革新的Kodak Instamatic Reflex,其生產期間長達6年,可惜最終不敵市場競爭而Kodak也無意於發展新機,Kodak DKL後繼無人。
       在結束了Kodak Instamatic Reflex後,Kodak用當時生產Retina Reflex IV所留下來的零件拼湊出了Type 051/N的機身,N的意思就是不包含序號且也僅止於對內銷售,另外也和Schneider-Kreuznach訂購鏡頭,在記錄部分確定是到1983年,Schneider-Kreuznach仍在幫Kodak Retina IV Type 051/N製作鏡頭,也在Kodak DKL歷史上留下最後一筆。

p.s. 135底片的構想和大小主要是由1905年的Carl Zeiss Jena的工程師Barnack所想出,但這計畫被否決了,後來Barnack1911年轉到Ernst Leitz從事顯微鏡光學的研究。1913~1914BarnackLeitz發表了135這系統,使用此系統底片的相機Ur-Leica也發表,就是用135底片(這時的135底片和我們現在看到的還不同)
Kodak則是將135片幅底片以DLC呈現,並且建立標準,配合Retina相機的使用讓135底片得以濫觴,而Retina也變成了一個輕便而容易使用的系統。Kodak並非完成了135底片的制定,而DLC只是現在135底片的前身。


Sears
       世界上最著名的商行之一,坐落於芝加哥(Chicago)市中,並且打造了象徵Sears公司的Sears Tower,這棟大樓也曾經有段時間為世界上最高的建築。Sears商行為Richard W. Sears1886年在明尼蘇達州(Minnesota)North Redwood所成立,並於1887年公司轉到了芝加哥。而Sears本身並沒有作相機等業務,而是透過買購買其他家產品來賣,或是讓其它公司為它代工的這種型式而在相機史上留下紀錄。Sears的貼牌相機為都為Tower系列,而在DKL中,Sears剛好找了生產Tower 33Tower 34Braun,除了將Braun的牌子拿掉,外觀上並沒有任何差異,而BraunTower 33Tower 34就等同於SearsTower 33Tower 34
       Tower 33Tower 34的差別在於,Tower 33販售時所搭配的鏡頭為Braun-Reflex-Ultralit 50mm f/2.8鏡頭;Tower 34則為搭配Braun-Relfex-Quinon 50mm f/1.9的鏡頭來販售。


Voigtländer
       德系光學史上的巨擎之一,於1756Johann Christoph Voigtländer成立於奧地利維也納,初期為製造羅盤、象限儀等科學儀器;兒子Johann Friedrich Voigtländer接管後增加了光學產品線,提供光學鏡片、眼鏡鏡片和歌劇院望遠鏡等產品;Wilhelm Friedrich VoigtländerJohann Christoph Voigtländer的孫子,則和當時任教於維也納大學的Joseph Petzval學習利用數值光學設計,隨後在1840年發表了在當代具備 f/3.7的超大光圈鏡頭,而Voigtländer也生產了第一臺全金屬和帶有觀景器(僅提供視野角度,不可對焦)的相機來搭配這顆鏡頭。1849Voigtländer轉到了Braunschweig,卻仍然端出了如Heliar f/4.5等類型光學成就,也讓Voigtländer公司的重心放到了相機事業上。
       Voigtländer從最一開始到被賣給Rollei前,製造的相機和鏡頭展現出的工藝不在話下,機身和鏡頭不僅設計新穎且有著巨大的突破性質,另外還帶著其它廠商不曾具備的特殊氣質-美學。Voigtländer的機身和鏡頭,無論在DKL系列中,絕對是脫俗、優雅到可以稱作是藝品的。不僅止外觀出眾,機身和鏡頭在規格上卻也是超凡出眾,DKL機身僅有兩臺具備使用CdS的測光器並且為TTL(Through-the-Lens)測光機構,而這兩臺都是Voigtländer的機身-Ultramatic CS和Bessamatic CS。在Ultramatic系列上,Voigtländer更不惜成本的砸下重金製作,讓Ultramatic具備光圈自動調整和濾鏡曝光補償等的機構。
       Voigtländer在光學歷史上的成就相當多且出眾,但公司卻在經營命運上相當的坎坷,Carl ZeissVoigtländer的興趣相當的高且不斷的買入股權;在1958Schering又將本身持有Voigtländer的股權轉賣給了Carl Zeiss,最終在1965年,被Carl Zeiss完全的吞噬。但Voigtländer的力量卻完全不容小覷,Carl Zeiss繼續在Icarex 35/35S (BM/TM)系列上使用著Voigtländer的鏡頭設計,例如:Ultron, Skoparex...但到了1972Carl Zeiss卻停止生產這系列的相機並將Voigtländer於隔年1973年完全的賣給了Franke & Heidecke(Rollei)1982年,繼任Rollei的失利,Franke & HeideckePlusfoto GmbH買下並改名為Rollei Fototechnic GmbH,當然Voigtländer同樣的也跟著Rollei到了Plusfoto GmbH,後來又在1997年被賣給了RingFoto GmbH & ALFO Marketing KG。最終,Voigtländer只剩下品牌名稱使用權而在1999年賣給了日本的Cosina

p.s. Voigtländer Ultramatic和Ultramatic CS採用的Synchro-Compur快門後方加上了-V,即Synchro-Compur-V,意思是Deckel公司為Voigtländer專門生產的,其DIN/ASA調整不同於其它家做在機身上,Voigtländer Ultramatic的是做在接環上來調整;另外,Voigtländer的Synchro-Compur-V還具備光圈自動調整的機構,但不若Wirgin的Edixa Electronica,Voigtländer的仍為使用機械結構來調整。
p.s. Voigtländer在Ultramatic上的自動調整光圈機構使用的鏡頭,其鏡頭螺絲上必須具有黃漆標示才可進行這項操作。


IV. DKL接環及其機身

       DKL如前所述,依據機構和時代劃分分成兩種類型。
第一型DKL,即最一開始的DKL接環,其較第二型DKL接環的簡單,卡口樣式完全相同且皆為RF相機。雖然測光錶已經內建於機身上,卻不能和機身上的快門以及光圈進行聯動而提供使用者資訊,使用者必須透過量表和經驗判斷光圈和快門的運用。其中最著名就屬Voigtländer Vitessa T,另外還有BRAUN Super Colorette II、BRAUN Super Colorette IIb以及BRAUN代工的Wittnauer Professional和Wittanuer Continental。這些機身全都是旁軸相機且鏡頭具備光圈環,屬於早期的DKL。



第一型機型:

Voigtländer Vitessa T(1957)

Braun Super Colorette II(1957)

              Super Colorette IIb(1957)

Wittnauer Continental(1957, same as Braun Colorette II)
                      Professional(1957, same as Colorette IIb)





       第二類型在接環卡口上,各家廠商皆有自己的卡口樣式,使得鏡頭和機身不能互相使用,即Kodak Retina的DKL鏡頭不能裝到Voigtländer的DKL機身上,反之亦然。另外,機身有包含自產和代工這兩種,若是代工的則和代工廠的卡口樣式相同,例如Iloca製作的Electric機身就和她代工給Graflex的Graphic 35 Electric卡口相同;Sears的Tower 33和34則和BRAUN作的Tower Reflex 33和34相同。

左:Schneider-Kreuznach Retina-Xenar 50mm f/2.8 (0.6m for reflex only)
右:Schneider-Kreuznach BRAUN-Xenar 50mm f/2.8 (0.9m for reflex only)



第二類型DKL機型(依據廠牌名稱排序):


Balda Baldamatic III(1960)

Braun Tower 33(1960)

              Tower 34(1960)
              Paxette Reflex Automatic(1963)
                     

Wirgin Edixa Electronica(1960)(Had announced on 1960 Photokinam but published in 1962)


Graflex Graphic 35 Electric(1959, Made by Iloca. sale in U.S.A.)


Iloca Electric(1959)


Kodak Retina IIIS(Type 027)(1958-61)(RF Camera)

            Retina Reflex S(Type 034)(1959-60)
             Retina Reflex III(Type 041)(1961-64) 
            Retina Reflex IV(Type 051)(1964-67) 
            Instamatic Reflex(Type 062)(1968-74)(126 format)
            Retina Reflex IV(Type 051/N)(1979)
             
Sears Tower 33(1960)
          Tower 34(1960)

Voigtländer Bessamatic(1959)
                    Bessamatic Deluxe(1963)(Sell to U.S.A.)
                    Bessamatic M(1964)(No light-metering)
                    Bessamatic CS(1967-69)(TTL)
                    Ultramatic(1961)
                    Ultramatic CS(1965)(TTL)



V. DKL鏡頭及其廠商

       DKL接環和鏡頭相當特別,因為其法蘭距(Flange Focal Distance)相同,而鏡頭樣式以及內部結構都非常接近,唯一不同的僅在於各家機身以及使用鏡頭在卡口形狀上的些微差異,而廠商全都採用對應於Deckel廠商提供的Synchro-Compur快門結構,而機身廠商再和鏡片廠商以及Deckel公司合作和協議生產鏡筒的樣式、材料和其零組件的選用,除了日本的Vemar為自行製造。


BRAUN
       如同在機身介紹中所提到的Braun,主要產品是工業光學產品、雙筒望遠鏡。二戰過後,Braun開始投入相機生產,並將以相機作為公司主力,隨後聞名一時的Paxette系列誕生,但在1980年左右,Braun的相機最終仍因為競爭力薄弱而逐漸褪去光澤,目前數位相機部也僅佔公司相當小的部分。
       在DKL系統中,Braun的第一型DKL機器皆使用他廠提供的鏡頭,但在第二型的SLR機身,Braun則作出了Braun-Reflex-Ultralit 50mm f/2.8來做搭配,主要提供給Tower 33使用,也是Braun唯一一顆自行生產的鏡頭。

Enna
       EnnaAlfred Neumann成立成立於1920年而Enna這名稱則是由成立者名字變化而來,在戰前,Enna在光學史上並沒有特殊的成就,但在1945年由他兒子Werner Appelt接掌後,1950年代,Enna開始在光學史上發光發熱。
       德國光學史上第一顆帶有Retrofocus結構的鏡頭、35mm f/1.9成為世界上第一顆最大光圈的廣角鏡,這些成就都來自於Enna最著名的鏡頭名稱下-Lithagon1961年,Enna也製作出了世界上第一管長焦段變焦鏡85-250mm f/41972年,Enna成為奧運協力廠商之一,這也是Enna在生產鏡頭方面的最後力作,因為在此之後,Enna開始投入於塑膠製作方面,而現在的Enna公司也以這為主。
       Enna公司僅提供其它廠商鏡頭不跨足於相機製作,鏡頭主要提供給ExaktaM42EdixaBalda...公司。在DKL的鏡頭中,Enna僅帶來一顆Enna Braun-Reflex-Lithagon 35mm f/3.5,特殊的造型和黑色電鍍的鋁製前段鏡身著實也讓EnnaDKL鏡中特別顯眼。


Rodenstock
       Rodenstock的光學大廠之一,Josef Rodenstock成立於1877年的符茲堡(Würzburg),早期是以眼鏡鏡片、鏡框、雙筒望遠鏡和顯微鏡等測量儀器為主;而後,Rodenstock1899年雷根(Regen)成立新的工廠並於1904年開始接觸玻璃原料生產;1905年不僅擴大Rodenstock於雷根廠的規模,也成立了在慕尼黑( (München) 新總部和工廠;1940年,Rodenstock成為了日後德國相機鏡頭廠商重要的一員。
       Rodenstock產品線主要是以大型相機的鏡頭為主,另外也包含了其它光學產品例如:眼鏡鏡片、鏡框、瞄準器(後來被賣給其他公司)、放大鏡、投影機鏡頭等...。相較於其它廠商,Rodenstock鮮少涉足於135鏡頭,這也讓RodenstockDKL鏡頭變成了珍稀藝品,其中Rodenstock Retina-Eurygon 30mm f/2.8,不僅在M42接環鏡頭還是在DKL鏡頭上,都因為數量稀少而價格日亦高升。

Schneider-Kreuznach
       1913年由Joseph Schneider在德國的Bad Kreuznach成立,名稱為Optische Anstalt Jos. Schneider & Co.,並以工業光學和民生光學為主。而Schneider-Kreuznach的公司主力也是以大型相機鏡頭為主,但其涉入135片幅鏡頭的程度較Rodenstock廣泛且深遠。
       Schneider-Kreuznach在鏡頭上的成就和知名度雖然沒有像是其它公司那樣亮眼,卻是以穩紮穩打並且產量豐富和插足各式接環的模式在德系廠商中立足,它的鏡頭數量在德系光學廠商中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多。但即便如此,鏡片的品質並沒有因此受到影響,探究其原因應該要歸功於Carl Zeiss基金會中的肖特(Schott AG)Schott公司早在1930年代就已經開始生產鑭系光學玻璃的原料提供給各大廠商使用,這也讓各大廠商,例如Schneider-KreuznachVoigtlander等公司的玻璃鏡片來源穩定且品質優異,進一步的說,這也讓他們的鏡頭能夠享有美譽。這也使得Schneider-Kreuznach這名稱在各類型鏡頭中不僅達到了可觀的數量,卻也沒有因此落入廉價的代名詞。
       DKL鏡頭中,Schneider-Kreuznach所提供給予的廠商和焦段種類也是最多的,包含了Balda, Braun, Wirgin, IlocaKodak...而最主要也最齊全的就是給予KodakRetina系列和Kodak Instamatic Reflex

Steinheil
       Steinheil,一家帶有悲劇性故事的光學公司,成立於在德國慕尼黑 (München) ,而Steinheil也是德國早期的光學公司之一,成立於1855年。Steinheil的成立人-Carl August von Steinheil不僅是為物理學家也是位天文學家,公司剛開始事業也是以生產天文望遠鏡鏡片為主,這也造就了Steinheil公司鏡片品質的優良基礎。
       Hugo Adolph Steinheil的主導下,公司改名為C.A. Steinheil1930年,Steinheil變成了股份有限公司。二戰後,Steinheil受到了戰火摧殘,公司開始經歷許多次的改組和股權分配,到了1970年代,Steinheil可以說是名存實亡;80年代正式被分解成各家子公司並被賣給各個公司,消失於光學歷史中。
       SteinheilDKL中,跨足了一二兩型DKL接環,但因為使用廠商數量較少,且Steinheil的鏡片鍍膜容易受到侵蝕或變質,導致在時間的破壞下,保存良好的鏡頭數量相當稀少。


Voigtländer
       Voigtländer在光學史上的成就在前段機身介紹時已經略為介紹過。在其DKL鏡頭中,Voigtländer也沒有讓大家感到失望,其最著名的鏡頭就是使用Retrofocus結構設計的Skopagon 40mm f/2,這顆鏡頭在DKL鏡頭中絕對是第二亮眼的一只鏡頭;另外Voigtländer還有在DKL中的唯一 Voigtländer Zoomer 36-82mm f/2.8,這也是DKL鏡頭中唯一一管變焦鏡,也是當代少見的恆定大光圈變焦鏡。
       另外,Carl Zeiss和Voigtländer於1966年後的合併,對於Voigtländer來說是不幸的開始,但這項合作卻也帶來DKL中兩顆傳奇鏡頭-Carl Zeiss Tessar 50mm f/2.8 以及 Carl Zeiss Plananr 50mm f/2。


Wittnauer
       成立於1885年紐約市,老闆為瑞士裔的Albert Wittnauer。公司專門代理瑞士鐘錶和生產手錶以及時鐘,而在20世紀末因公司有預算問題,在2001年賣給了知名的製作音叉錶而聞名的Bulova,變成旗下品牌手錶名稱。
       Wittnauer之所以在DKL中出現是因為在第一型DKL中有一只Wittnauer Chronostar Coated 50mm f/2.8的出現,這是Wittnauer1957年涉足於販售相機的產物,但也僅為貼牌而已,至於說這顆DKL鏡頭到底是OEM下的產物還是Wittnauer真正自行或是有加入其技術,目前不得而知,但在翻閱Wittnauer歷史後較傾向於這是一顆OEM的鏡頭。



VI. DKL鏡頭列表及基本銘環判讀

       DKL鏡頭第二型中,因為Schneider-Kreuznach, Rodenstock, Steinheil München, Enna München這些廠商有提供給不同機身廠商使用的鏡頭在卡口樣式有些許變化,所以如何判斷"使用廠商"基本上可以從鏡頭銘環上判定,也有一些"鏡片製造廠商"提供的鏡頭但不具有使用廠商的標示,基本上都是Braun機型所用。另外,Voigtländer僅提供自身相機使用所以鏡片製造廠商等同於使用廠商、Vemar這家日本廠商則為提供Kodak Retina Reflex使用、Braun製造的鏡頭是給自己以及Sears使用。

基本上的解讀方式是:


"鏡片製造廠商"+"使用廠商"+"鏡組設計代號"
例:
Schneider-Kreuznach Retina-Curtagon
Rodenstock Edixa-Xenar
Steinheil Munchen Iloca-Tele-Arton


       在鏡頭銘環上,有些鏡頭上帶有"R"這個字,R的意思是提供給Reflex機型使用,因為鏡頭上不具備對焦聯動裝置,如果將這類型的鏡頭裝到RF相機上則觀景窗內不能顯示對焦狀況而僅能估焦拍攝;BRAUN以及Steinheil München的鏡頭也因為具備了一、二兩型DKL接環類型,在第二型的鏡頭銘環上,初期會用"R"來進行區別,代表進入了Reflex,或是說是第二型DKL接環的年代,例如:

  • Steinheil München R Culminar 50mm f/2.8
  • Schneider-Kreuznach BRAUN-Xenar R 50mm f/2.8
它們在銘環上都具備R。而使用紅色的R進行標示是為了表示鍍膜配方針對色彩做過調整,例如當時使用V字或是T之類的標示...還是單純表示進入Reflex時代則不得而知。比較特別的是Steinheil München R Culminar 50mm f/2.8這顆於鏡尾仍具備RF的對焦聯動機構,或許是純粹受限於模組化生產所為。
       另外,因為RF相機最近對焦距離因為對焦機構的限制而僅能到0.9m,但Schneider-Kreuznach出給Retina的後期鏡頭對焦距離可以達到0.6m其中也包含後來給Instamatic Reflex使用的DKL鏡頭,這些鏡頭因為最近對焦距離和鏡尾不具有聯動裝置,即使可以在不改鏡的狀態下接到Retina IIIS上但卻因為機身和鏡頭不能在對焦上有所聯繫所以對焦機構無法使用、觀景窗內無法判斷對焦。
紅框為鏡頭提供RF相機對焦之機構

Schneider-Kreuznach Retina-Curtagon 28mm f/4


       而Schneider-Kreuznach和Rodenstock提供給Kodak Retina的鏡頭最為複雜,其鏡頭的早晚期僅能以鏡頭銘環上之序號作判別,而對焦刻度則是英制或公制和英制+公制這三種狀態都有,且三種狀態也同時存在過,因此不能作為判斷年代先後期的標準。也因此,在底下的鏡頭列表中不分早晚期而僅以單一刻度和雙刻度作為I和II的區分;也因為Instamatic Reflex不屬於Retina系列,而Schneider-Kreuznach鏡頭和先前Kodak Retina鏡頭在鏡身、最近對焦距離和鏡頭銘環上有所差異而表示為Instamatic Type。


在此所列出的鏡頭列表為包含第一型和第二行DKL,並依照
  1. 焦段短→長
  2. 光圈大→小
  3. 英文字母A→Z
作為排序依據,而具備不同類型外觀者和外觀差異則另外附加於同類型鏡頭下作為參考:

Deckel(DKL) Lenses List
(Order- a. Focal Length b. Apeture c. A-Z)

p.s. MFD(Minimal Focusing Distance)
                                                                                
28mm   f/4        Schneider-Kreuznach Edixa-Curtagon
             I-Type(Onyle 3feet or 0.9m on it)
             II-Type(3feet & 0.9m)
28mm   f/4        Schneider-Kreuznach Retina-Curtagon
             I-Type(Only 3feet or 0.9m)(Rear element mounting ring is different from II, III and IV)
             II-Type(Only 3feet or 0.9m)
             III-Type(3feet & 0.9m)
             IV-Instamatic Type(2feet & 0.6m)(Curtagon)
                                                                                

30mm   f/2.8     Rodenstock Retina-Eurygon

                                                                                

35mm   f/2.8     Schneider-Kreuznach Balda-Curtagon

35mm   f/2.8     Schneider-Kreuznach Edixa-Curtagon
             I-Type(Only 3feet or 0.9m on it)
             II-Type(3feet & 0.9m)
35mm   f/2.8     Schneider-Kreuznach Retina-Curtagon
             I-Type(Only 3feet or 0.9m on it)
             II-Type(3feet & 0.9m)
             III-Instamatic Type(2feet &0.6m)(Curtagon)
35mm   f/3.4     Voigtländer Skoparet(For Vitessa T)
35mm   f/3.4     Voigtländer Skoparex
             I-Type(Only 3feet or 0.9m)
             II-Type(3feet & 0.9m)
             III-Type(3feet & 0.9m)(Bigger ring)
             IV-Type(Close to 0.4m in Metric, but only indicates to 1.5feet in Inch.)(Bigger ring)
35mm   f/3.5     Enna BRAUN-Reflex-Lithagon
             I-Type(3feet or 0.9m)
             II-Type(3feet & 0.9m)
35mm   f/4        Rodenstock Retina-Eurygon
35mm   f/4        Schneider-Kreuznach BRAUN-Radiogon(For BRAUN DKL RF Camera)
35mm   f/4.5     Steinheil Munchen Culmigon(For BRAUN DKL RF Camera)
                                                                                

36-82mm f/2.8  Voigtlander Zoomar

                                                                                

40mm   f/2        
Voigtländer Skopagon
             I-Type(Only 3feet or 0.9m)
             II-Type(3feet & 0.9m)
             III-Type(Close to 0.5m in Metric, but only indicates to 2feet in Inch.)
                                                                                

45mm   f/2.8     Schneider-Kreuznach Retina-Xenar

(Cheaper edition of Xenar 50mm, in order to procure almost 50mm focal length on 126 format of Instamatic Reflex)
                                                                                

50mm   f/1.9     Rodenstock Iloca-Heligon

50mm   f/1.9     Rodenstock Retina-Heligon
50mm   f/1.9     Schneider-Kreuznach Balda-Xenon
50mm   f/1.9     Schneider-Kreuznach Retina-Xenon
             I-Type(Only 3feet or 0.9m)
             II-Type(3feet & 0.9m)
             III-Type(MFD to 2feet or 0.6m)
             IV-Type(MFD to 2feet and 0.6m)
             V-Type(MFD to 3feet or 0.9m, has RF focusing structure, but only shows Xenon on it, 52mm filter size)
             VI-Instamatic Type(Both 2feet & 0.6m)(Xenon)
             VII-Last Type(Made for Kodak Type 051/N only. Without red DOF indicator but with aperture indicator like Instamatic Type)
50mm   f/1.9     Steinheil Munchen Edixa-Quinon
50mm   f/1.9     Steinheil BRAUN-Reflex-Quinon
             I-Type(Only 3feet or 0.9m)
             II-Type(3feet & 0.9m)
50mm   f/1.9     Steinheil Munchen Iloca-Quinon
50mm   f/2        Carl Zeiss Planar(Prototype, for Voigtländer)
50mm   f/2        Voigtländer Septon
             I-Type(Only 3feet or 0.9m)
             II-Type(3feet & 0.9m)
             III-Type(Close to 2feet, 0.6m)
50mm   f/2.8     BRAUN-Reflex-Ultralit
50mm   f/2.8     Carl Zeiss Tessar(Prototype, for Voigtländer)
50mm   f/2.8     Rodenstock-Iloca-Ysarex
50mm   f/2.8     Rodenstock Retina-Ysarex
50mm   f/2.8     Schneider-Kreuznach Balda-Xenar
50mm   f/2.8     Schneider-Kreuznach BRAUN-Xenar
50mm   f/2.8     Schneider-Kreuznach BRAUN-Xenar  R
             I-Type(Only 3feet or 0.9m on it)
             II-Type(3feet & 0.9m)
50mm   f/2.8     Schneider-Kreuznach Edixa-Xenar
50mm   f/2.8     Schneider-Kreuznach Retina-Xenar
             I-Type(Only 3feet or 0.9m. There's no sawtooth-like front barrel of the lens.)
             II-Type(3feet & 0.9m)
             III-Type(Close to 2feet, 0.6m)
50mm   f/2.8     Steinheil Munchen Cassarit
50mm   f/2.8     Steinheil Munchen R Culminar
50mm   f/2.8     Steinheil Edixa-Culminar
50mm   f/2.8     Voigtländer Color-Skopar(For Vitessa T)
50mm   f/2.8     Voigtländer Color-Skopar X
             I-Type(Only 3feet or 0.9m)
             II-Type(3feet & 0.9m)
             III-Type(3feet & 0.9m)(Bigger ring)
             IV-Type(2feet & 0.6m)(Bigger ring)
50mm   f/2.8     Voigtländer Color-Skopar(2feet & 0.6m)(Bigger ring)
50mm   f/2.8     Voigtländer Color-Lanthar(Cheaper Voigtländer lens for Bessamatic M)
50mm   f/2.8     Wittnauer Chronostar Coated(For Wittnauer Proffesional & Continental RF Camera)

                                                                                


85mm   f/4        Rodenstock Retina-Rotelar

85mm   f/4        Schneider-Kreuznach BRAUN-Tele-Arton
85mm   f/4        Schneider-Kreuznach BRAUN-Tele-Arton R(White)
85mm   f/4        Schneider-Kreuznach Retina-Tele-Arton
             I-Type(Only 6feet or 1.8m)
             II-Type(6feet & 1.8m)
             III-Type(Without red DOF indicator)
                                                                                

90mm   f/3.4     
Voigtländer Dynarex
90mm   f/4        Schneider-Kreuznach Tele-Arton(6.5feet & 1.9m)(For Kodak Instamatic Reflex)
                                                                                

100mm f/4.8     Voigtländer Dynaret(For Vitessa T)
100mm f/4.8     Voigtländer Dynarex
                                                                                

135mm f/4        Rodenstock-BRAUN-Reflex-Rotelar
135mm f/4        Rodenstock-BRAUN-Reflex-Rotelar R
135mm f/4        Rodenstock-Iloca-Rotelar
135mm f/4        Rodenstock Retina-Rotelar
135mm f/4        Rodenstock-Rotelar
135mm f/4        Rodenstock-Rotelar R(White)
135mm f/4        Schneider-Kreuznach Balda-Tele-Xenar
135mm f/4        Schneider-Kreuznach Edixa-Tele-Xenar
135mm f/4        Schneider-Kreuznach Retina-Tele-Xenar
             I-Type(Silver polished barrel, with plastic hood) 
             II-Type(Silver matted barrel, with plastic hood)
             III-Instamatic Type(Black front barrel and metal hood)
135mm f/4        Voigtländer Super-Dynaret(For Vitessa T)
135mm f/4        Voigtländer Super-Dynarex
             I-Type(Only 13feet or 4m on it)
             II-Type(13feet & 4m on it)
135mm f/4        Vemar BITTCO SUPER VEMAR(Mount for Kodak Retina Type)
                                                                                

200mm f/4        Schneider-Kreuznach Retina-Tele-Xenar

             I-Type(Silver polished barrel) 
             II-Type(Silver matted barrel)
             III-Instamatic Type(Black barrel)
200mm f/4        Voigtländer Super-Dynarex
200mm f/4.8     Vemar Telephoto(Mount for Kodak Retina Type)
                                                                                

350mm f/5.6     
Voigtländer Super-Dynarex

資料歡迎取用,但請註明出處~感謝
Reference: McKeown's Price Guide to Antique & Classic Cameras 10th

留言

  1. 寫得很詳細,先給你讚賞一下。文中有提到柯達跟福倫達因為機身卡口上的微小差異,使得不能共用DKL鏡頭,這是真的,但是可以透過簡易的修改,就可以在兩種機身上共用鏡頭了,目前服役的底片機中有一部福倫達的ULTRAMATIC CS,透過修改也可以使用RETINA的鏡頭,話說ULTRAMATIC CS這部機子真是會令人感動的德國工藝,如果版主有在EBAY上看到品相不錯的,建議買一部回來感動一下。以下附上網路資料供你參考:
    http://rick_oleson.tripod.com/index-150.html

    回覆刪除
    回覆
    1. 感謝您的讚賞~ 小弟提到的差異,意思是沒經過更改下達成使用的意思~畢竟改機或改鏡就已經算是某種程度的"破壞",同時也可被視為增加使用廣泛度~無論如何都感謝您的回應
      另外,Voigtlander的機器在當時的確是首選,現在也還是,無論是測光還是機身性能又或是所謂手感的部分,都是相當令人讚許的,但目前仍在收集鏡頭為主,而機身部分價格並不像是鏡頭部分會因為某些文章炒作而有所起伏,目前收機身部分還是緣分緣分~
      倒是還有一台Kodak Reflex IV,Kodak DKL鏡頭最後一台,這台也是會進入收藏名單的~^^

      刪除
  2. 寫得真的很詳細,讚賞一下。本來差不多全部DKL鏡都玩過(除了Voigtlander 40/2, rodenstock 30/2.8, steinheil 50/1.9)
    想寫一篇DKL總論,可是師兄實在寫得很出色,小弟還是慢慢磨鏡啦。
    我也有個玩老鏡的Blog,歡迎互相鼓勵。:)
    http://iplaylens.blogspot.hk

    回覆刪除
    回覆
    1. 您過獎了~ 小弟也才剛起步~只是手邊有幾本書和幾顆鏡頭~還讓您見笑了
      看了您的網誌,玩得比小弟高級太多,那才是有資格寫總論的~
      還請多多指教~以後有心得也多分享啊~ 我還沒玩過Rodenstock和Voigtlander的呢~

      刪除
  3. 好詳細的資訊喔~感謝分享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