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Carl Zeiss的Contax

Contax這一詞,最早出現在Carl Zeiss歷史中應該是在1932年的RF(旁軸相機, RangeFinder)相機,而這臺相機在當時也成了Zeiss Ikon在相機製造上能和Leitz Wetzlar(也就是Leica)並駕齊驅的精神指標。Contax,從當時到現在也都是代表Zeiss最高階的產品線...


在1937年,Zeiss Ikon的工程師透過了Contax RF的II代製作了第一台具有反光鏡的Contax實驗性的相原型機,可惜當時技術問題,觀景窗視野非常的暗(鏡頭光圈太小),即便在五稜鏡下方加上場鏡(Field Lens)來聚光仍無法解決這問題以及例如當時鏡頭光圈過小導致對焦和使用上的問題,隨著二次大戰的爆發,盟軍的轟炸下,這些實驗原型機和研究人員及設計圖就灰飛煙滅了...

1945年2月14日,盟軍轟炸機重創德勒斯登(Dresdon)、1945年2月23日再度轟炸耶拿(Jena),這兩個地方不僅僅是德國重要的工業和光學生產及研發基地,Dresdon更是Carl Zeiss的機身研發及製造中心而Jena內的Carl Zeiss更是重要的光學工廠。隨後,在1945年4月,巴頓將軍(George S. Patton)帶領部隊(Patton's 3rd Army)正式進入Jena;而在另一邊,俄軍於3月進入當時的德國東北邊(現今波蘭西北邊,尚未到達Jena)和捷克西北邊等著盟軍努力才打算進入,而隨著德國戰敗投降(1945年5月8日),俄軍根據雅爾達會議(Yalta Conference, 1945年2月4日-1945年2月11日)密定-戰敗的德國將由美、英、法、俄四國分區管理(僅為私下協定,而在戰後波次坦會議簽約並實行),於1945年6月也派遣部隊到預定的接管地,其中當然包含Jena,並等著7月1日接管。
7月1日,隨著密約生效,美軍撤離。

戰後,波次坦會議(Potsdam Conference, 1945年7月 17日 - 1945年8月2日)中參與國達成協議,戰敗的德國確切由四個戰勝國:美、英、法、俄共同管理其後續事務。但在戰後,隨著蘇聯鐵幕企圖發揮影響以及西方世界國家強烈希望德國實行所謂的民主制度和防堵鐵幕擴散,這兩體系無法相容下使得無論在政治和經濟上都產生衝突,故所謂四國管理的德國表面上仍維持著和平,實質上已經互相不信任,戰後兩年,1947年,冷戰(Cold War)開始

德國後續到底要實行甚麼政治體系問題仍無法解決,歐美國家(英、美、法、荷、比、盧)在1948年於倫敦自行主導會議(London Conference 也可稱為London Six-Power Conference),希望透過這場會議的結果-倫敦建議(London Recommendations)塑造出以西方政治體系為中心的德國復興計畫,並開始實行單方貨幣政策(因蘇聯未參與,固為單方);蘇聯得知後也和這些搞小團體的歐美國家槓上,則在其接管區域的德國發行另一種德國馬克。隨著雙方合作惡化和想法及政策大相逕庭,俄國甚至切斷了柏林於西方佔領區的水源、陸交通以及貨運,稱為柏林封鎖(Berlin Blockade, 1948年6月24日-1949年5月12日),隨著封鎖解除,1949年5月12日,代表西方民主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FRG)-西德(West Germany)成立,而在1949年5月2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GDR)-東德(East Germany)也宣告成立,正式開啟兩個德國的歷史,直到1989東歐民主化浪潮、1990年6月柏林圍牆倒下、兩德統一(東德併入西德),1990年10月才結束這段坎坷的德國歷史。

回到二戰剛結束,當俄軍進入Jena搬走Carl Zeiss民生和軍事光學的硬體設備並開始往國內運送;美軍有鑑於Carl Zeiss的重要性,在俄軍開始搬運其設備後,也在1945年7月1日期限快到前,雅爾達密約生效前,趕緊帶走Carl Zeiss和重要玻璃製造商-Schott的研發人員、工程師和管理階層122人以及重要文件。

起初,美軍打算將從蘇聯接管區帶走的Carl Zeiss和Schott人員安置於海登海姆(Heidenheim)的布倫茲(Brenz)(Carl Zeiss基金會原先設立於Jena和Brenz,為納粹政府管制的重點工業之一),而重要文件則由美軍代管,但後來在1945年11月15日取消這項決定並交還給新的Carl Zeiss基金會運作管理
1946年將原先設立於Jena之光學生產部門遷往奧伯科亨(Oberkochen)、而原先設立於Dresdon的相機製造部門和設立於Jena的Carl Zeiss基金會則遷到了斯圖加特(Stuttgart),而基金會底下的原先於1884年成立在Jena的Schott玻璃製造公司則於1951-1952 搬到美茵茲(Mainz)設立新工廠
(Schott公司不僅提供其母公司Carl Zeiss玻璃,同時亦提供給Schneider-Kreuznach使用)

遷移後,這些原為Carl Zeiss的人員在1946年開始建造新光學工廠設置了Opton Optische Werke Oberkochen GmbH,隔年,1947年,將其名稱改為Zeiss-Opton Optische Werke Oberkochen GmbH,並在東西德正式分裂後,1951年,將名稱改為Carl Zeiss。當然名稱更改成Carl Zeiss後隨之而來的就是東西兩德的Carl Zeiss打起了各項名稱官司訴訟(例如:Zeiss Ikon、Sonnar、Contax...etc),而直到1971年的倫敦協議(London Agreement)西德的蔡司Carl Zeiss變成使用ZEISS當作商標,而東德的Carl Zeiss Jena則變成了Zeiss Jena...。


好玩的來了,東西方的蔡司在東西德正式分裂後,到底是過得如何的生活?

東德的蔡司,於1949年的萊比錫春季展覽會(Leipzig Spring Fair)中介紹了世界上第一臺帶著內建五稜鏡(Pentaprism)的135片幅的單眼-Zeiss Ikon Contax S,隨後又在1952年生產了Contax D,其中D就代表著Dresdon,強調機身生產地點的正統性,但其實,東德的Contax也在1951年,Zeiss Ikon和Contax的名稱使用官司敗訴後,只能將其相機及鏡頭更名以利銷售,不然就是只允許銷往蘇聯或東德境內,而變更的名稱也就是之後的Pentacon(Pentaprism+Contax),Contax名稱自此之後在東德消失,那西德呢?
西德則在戰後先製造了RF相機,於1950於第一屆Photokina發表-Contax IIa,而在1953年,也就是東德蔡司生產Contax D的隔年,西德蔡司因了解到了市場需求,在其他廠商的SLR夾殺下而介紹了屬於西德蔡司的第一臺單眼相機-Contaflex,隨後在1958年又拋出了第一台Contarex但因為測光頭和觀景窗等長相而被嘲笑為獨眼巨人(cyclop),於是在1960年則推出了Contarex Special(可換腰平或五稜鏡頭)、1966推出Contarex Professional(無測光系統)、1967Professional改良而做出Contarex Super,而直到最後一臺Contarex Super Electronic才結束了Contarex的生命。

到了1974年,近代的Contax時代來臨,和F. Alexander Porsche Group合作的設計以及Yashica的電子系統加入,讓原本冷冰冰又毫無設計感的方塊Contarex相機被改造並在1974年的Photokina,ZEISS推出了第一臺Contax RTS,外觀設計和以往Contarex大相逕庭,全黑的設計並且帶入了曲線和電子機構控制光圈-快門,這時期的鏡頭用得就是所謂的AE(Auto-Exposure)鏡,直到1987年,Contax鏡頭MM(Multi-Mode)接口也才跟著Contax 167MT出現。

在東西德合併後,1990年,Carl Zeiss又開始整併其底下不同處的公司,而破產的東德Praktica則被Schneider-Kreuznach收下,Carl Zeiss也在1991年拿回了Jena的總部並建造新建築,而Schott也收回了Jena...。

Reference: Carl Zeiss Stiftung (Oct. 20, 13)
                  Carl Zeiss History in Oberkochen (Oct. 20, 13)
                  Carl Zeiss to ZEISS - a simple name change (Oct. 20, 13)
                  The History of Contax (Oct. 20, 13)
                  Schott's History from Official Site (Oct. 20, 13)



而Contax/Yashica令人討論最多的莫過於日德蔡司的鏡頭到底有沒有差異? Carl Zeiss 50mm f/1.4的58、59開頭序號到底是不是使用德國的玻璃? 可想而知的是,Carl Zeiss官方都是宣稱沒有差別,但實際上,在前後期都能明顯的看出鍍膜顏色差異相當多,這種顏色差異不僅來自於生產地也來自於時間上的差異。鍍膜顏色有差別,那真實拍照出來的狀況呢?
唯一能知道的是,大致上,德國製作的拍出來顏色較濃且反差較大,而日本製作的則正好相反-顏色較淡反差較低。這結果是參考很多人測試出來的結果,當然也有人說完全沒差...。這種差異其實也是見仁見智。說不定這是Carl Zeiss的革新,但也有人見解為蔡司對於市場行銷不得不低頭的改變...。

在鍍膜上,也有人講說T*是德國國家在把持著其技術...但這點我就有點懷疑...在所認識的德國人,和其他國家討論德國人及其產品,都深深認識到德國人普遍有著一個最完美也是最討厭的個性:好東西絕對不落外人手,且德國人的世界觀就是「德國-外國」。所以如果是我,我會推斷最簡單,單純依照商業技術上保密原則,就是Carl Zeiss將T*這項技術轉移給日本時調整了部分配方,這方面去推斷這件事情,而不會以"因為國家把持所以..."去看待這件事情。

但對於玻璃這塊我倒是保持著德日成見,畢竟玻璃生產國不同,原料和製作環境機器等...乃至於對於技術工藝要求也不可能完全相同,Yashica和後來的京瓷(Kyocera)(Kyocera併購Yashica)是為了行銷,但在德國生產可不是這麼一回事,他們還停留在人工一步一步校正光軸、檢查鏡片品質的時代...簡單來說,至少到目前所認識的德國產品為止,他們看重Made in Germany的態度遠比日本人看重Made in Japan還來得嚴重、嚴肅,或許這也是為何德國光學工廠一個一個跟不上所謂時代的腳步,商業步伐,所以各個倒閉和轉型或轉到日本而消失...

所以在原料和做工上的考量,我只收Contax的德頭,而至於說58、59序號的傳說,其實我不清楚這項陰謀論是從哪裡傳出來的也不曉得當時的推論。只知道鍍膜顏色差異和反光及塗料做工等差異頗鉅,這部分還滿明顯的。而在國外很多論壇上也都有測試不同產地對於不同鏡頭的表現,當然也包含了傳說中的50mm f/1.4這顆序號的比較(Contax Planar 50mm f/1.4僅只有Made in Japan)德國和日本鏡頭的差異,很多人都是說:很不明顯的差異。
所以差異或許是有的,但多少的問題。
太多的事情等待證明,只有真正玩過一趟的人才會知道,只好等自己玩過再來確認和敘述這些事情吧!



另外,其實內心是十分不喜歡打Carl Zeiss的歷史,畢竟這種可歌可泣又好像搶來搶去的歷史...說實話其實這些都是血淚史...難以想像的痛苦...
如果像Schneider或是Leitz位於Kreuznach或是Wetzlar多好...雖然也是受到了戰爭的波及但至少沒有骨肉分離的那麼悽慘。
如果歷史能講如果,那Carl Zeiss當初如果沒有被切割而是完整的,現在又會是如何的情形呢? 滿令人好奇和玩味的...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