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FA Optima 1535 electronic sensor 大紅鈕-為色彩而生! Life for Color!
AGFA Optima 1535 electronic sensor Made in Germany(München) 規格(節錄)
使用底片:24x36mm(135 Format)
感光支援:ISO 25-500
濾鏡尺寸:49mm(直徑)
鏡頭:Color-Solitar S 2,8/40mm from 0.9m-∞ (手動對焦)
快門:15s-1/1000s (紅燈:1/30-15s 綠燈 1/1000-1/30s)
曝光模式:全自動
對焦:黃斑旁軸疊影(對焦環連動)
尺寸:104 x 69 x 56 mm
友人問我,為何會將辛辛苦苦賺錢買來的Carl Zeiss, Schneider-Kreuznach和Leica打入冷宮? 雖然都只是些便宜貨,但也是要一筆不小的錢才買得起,且打入冷宮後居然買了一台看起來、摸起來和使用起來都像是玩具的AGFA 1535,到底目的是為何?
和許許多多的大師對談過後,對於攝影的認知有了很大的轉變吧! 只能這樣講。就這樣從數位進入了底片世界,探索了這塊百年歷史,才剛探頭,卻離開了。
底片要到放像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它的魅力,掃描出來的電子檔是無法觸及底片的美感。從洗底片到放像以及裱框,中間所能運用、改變以及控制的東西多到想像不完,絕對沒有陳舊老調或是單一解答。一張真真正正的照片,色彩、質感和在燈光照射下穿透出來的質感,那種力量確確實實的砸在眼睛上,騙不了人也無法取代。
但是,攝影的最終目的是在於意念的傳達,在使用何種器材、運用何種技巧...這些只是讓你達到你想傳達的目的。就像是語言,當你必須要跟朋友借10元來買東西時,你會如何講? 「給我十元」、「我需要十元」、「不好意思能否借我十元」、「可以借我10元嗎?」......目的都是相同的,端看於如何表達,而這表達對方能不能接受,如同觀眾能不能接受你的這幅畫作。你可以利用數位檔案後製出一張充滿暴力色彩又有極高銳利度的照片,但結果可能就是沒人喜愛這張,僅此而已,而如何調整,這就看個人美觀了。
當然,攝影也可以只是自我想法的追求或是內心探索的一種過程,並不是任何時候都需要意念表達,當這些照片被其他人發掘,而產生共鳴或是衝擊,這似乎是許多大師級的人物,他們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因為許多都變成心靈的藝術了。
截至目前為止,受過底片洗禮以及和許多長輩的討論,我發現,現階段的我沒有想要從事拍攝的題材,也沒有任何想法和想專注的事務上,拍照不過就是無病呻吟,單純想要壓壓快門而已。
既然只是想要簡單的point-shot,在生活中紀錄單純的事情,那為何我還須要把這件事情搞得那麼複雜? 又何必花費那麼多只為了滿足畫質的快感? 等到需要的時候再去花費心力思考要用數位還是銀鹽當作媒介,又要用甚麼器材不就好了?
在某次朋友聚會中,看到了朋友手上這臺相機,當時只有一臺跟學長借的Contax ST,當我看到AGFA 1535後,原本不能忍受估焦的我,看到1535的對焦框和她的設計,真的是愛不釋手。回家後查了一下它的成像的確符合最簡單的需要,於是就奪取了朋友收藏許久的另一臺。
這種最單純的拍照思維,構圖、對焦、拍攝。不計較光圈也不計較其他瑣碎的事務,但又不會失敗連連...我愛死了這種設計。
在12月初,這臺AGFA OPTIMA 1535 electronic sensor 總算到了手中...讓生活中又開始有了色彩。
AGFA 1535生產於1977年左右,其鏡頭為SOLITAR S 40mm f/2.8(Fixed) (0.9m~∞)的鏡頭是4片3群(4elements, 3groups),與Tessar結構相似但略有變化。
p.s. 鍍膜反射僅7色,網路上說是4片4群的照理說應該有8色,且Tessar構造為4片3群而非4群。
在德國戰敗、冷戰以及日本光學工業竄起,德國的光學工業開始和市場脫節,對於設計、製造工藝以及成本上的權衡不若日本,更有許多較小的光學廠倒閉、轉移和被合併。而這些環境下大致上可看得出來AGFA在XX35系列相機這條產品線走的是一條親民的設計且成本較低的作法因應市場需求。
將機身重量降低(使用塑膠代替部分金屬)、讓使用者操作便捷不需要其他工具就能夠使用整臺機身(例如換電池不需要工具)、讓使用者需要判斷以及思考的部分降到最低(只需判斷指示燈與對焦框)、底片室防呆設計(避免誤開蓋造成整卷都毀掉)、超級大且明亮的觀景窗、小巧的設計...這些再再顯示了AGFA這系列相機的特色-思考最簡單的使用者為出發點。
其中,AGFA XX35系列最出名的應該就是那令人難以忘懷的快門鈕了,一顆銀框中央有著大面積的朱紅色快門鈕,到現在都還是AGFA底片盒上標誌、象徵。
銀框紅鈕的設計 第一次使用AGFA的Vista plus 400 |
對焦框在∞~2m時,看得是大框;2m~0.9m時則必須往右下方的框線看。
因為這是一臺旁軸(Rangefinder, RF),所以在拍攝遠距離時基本上可以將1. 鏡頭 2. 觀景窗視為同一點的延伸;但到了近距離,則因為兩者實際上的距離差距所以在觀景窗內必須對於這做補償。
當然,實際上不是只有兩格,其實應該是一個連續性的從左上往右下變動的情形,但這是一臺低成本且體積相當小的相機,所以省略了這部分,僅簡單提示。
無限遠到2公尺時看實線、2公尺到0.9公尺看虛線。 |
觀景窗中有LED燈號(綠、紅)顯示,其中綠色代表快門速度在1/30-1/1000秒,而紅色燈號則是1/30-15秒。
綠色燈號代表1/30-1/1000s 紅色燈號代表1/30-15s |
相當大的觀景窗,相當的過癮,也沒有太多資訊的干擾,綠燈開心按、紅燈小心看。
為了讓使用者便於使用,將構件減少到最低也是必要的,所以過片桿就等同回片桿。只需將迴片鈕壓下並將箭頭轉到R,此時轉動過片鈕就變成了迴片。原理就是將兩個齒輪中加上一個齒輪,這樣方向就會相反了。
就這樣小小一個艙室,也因為放底片殼和收底片的地方很近,所以可以拍更多一些,減少了無謂的消耗。
而保護底片避免因為意外而曝光,所以有檔板,若要開啟只需要將檔板往圖片的左方推、再拉開就好。
打開後可以看到整台機器仍有部分構件是用金屬,包括了捲片軸和背蓋。
最好玩也讓大家認為最沒道理的莫過於電池室了,前面說了這是為了方便使用而設計,但怎麼會將電池室設計在底片室內? 這實在相當沒道理。
雖然可以防止底片會因為意外而遭殃,但是拍到一半中途要換電池就得躲在漆黑中換才不會損失2~3張底片了。
而電池目前因為環保法規所以沒有含汞的PX625(1.35V)可以使用,只有PX625A(1.5V)可用。若不想買電壓轉換器或是相較下較貴的PX625A,可以學小弟使用3顆SR44或是LR44加上鋁箔紙就打發了這問題。
只是用了3顆1.5V的電池,就得付出代價,因為電壓上總共差了0.45V,相機測光會變強、認為快門可以快一點、就過暗了,所以必須將ISO調低1/3~1/2格來做補償。
p.s. SR44隨時間使用電壓不會下降而影響測光,因此較LR44好。
有別於傳統印象中粗重而不討喜的德國相機,AGFA的這臺也算是特異獨行且有大幅度的設計感了。
這臺最不同於其他AGFA的335, 535和1035就在於,1535是有黃斑疊影對焦的!!! 這也是我為何選擇它而非其他更便宜的系列,主要就是避免失敗...當然,這種失敗有人愛,有人不愛,而我就是不愛的那個...
AGFA 1535的疊影其實並沒有相當的準確,若有需要則得將機身的兩個小孔蓋打開,使用特殊工具調整,只是似乎也不需要...
根據Depth of Field Calculator(2013-12-09)
AGFA 1535在對焦18.9m時,從9.45m到無限遠都在景深內(即超焦距);而對焦於0.9m時,從0.86m到0.94m,也就是具有8公分的景深。
其景深與距離關係列圖表如下
Focus DOF
10 m 6.54m | 14.70m | 21.20m
9 m 6.10m | 11.00m | 17.10m
8 m 5.63m | 8.22m | 13.80m
7 m 5.11m | 5.97m | 11.10m
6 m 4.56m | 4.21m | 8.77m
5 m 3.95m | 2.83m | 6.78m
4 m 3.31m | 1.76m | 5.06m
3 m 2.60m | 0.97m | 3.56m
2 m 1.81m | 0.42m | 2.23m
1 m 0.95m | 0.10m | 1.05m
0.9m 0.86m | 0.08m | 0.94m
橫軸為對焦距離(離焦平面) 縱軸為累加對焦距離(離焦平面) |
簡單而言,根本不需要擔心觀景窗的小不準會導致拍起來主題是模糊的。
這圖表嶄露了第一次用估焦相機但又不想要拍出模糊照的人的龜毛個性。
而標題訂為:為色彩而生(Life for Color)
當然也就是因為AGFA 1535的Solitar S 40mm f/2.8 實在令人難以不注意到那絢麗的色彩以及Tessar構造所帶來的銳利度。
===================================================================================================
AGFA 1535 + AGFA Vista 400 金山南路Kodak 凱悅沖掃
留言
張貼留言